• 数字资源体系建设

          (一)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和前端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两个方面。

          1、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国家、行业监管要求变化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正处在数字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字化浪潮对现代档案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数字信息的出现改变了档案记录和读取方式,产生了形式多样、规格各异且数量巨大的电子文件,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所以对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材料进行数字化加工是实现电子化管理的前提。

          2、保护公司数据资产

          在企业各类资产中,档案是无形的数据资产。在将近上百年的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的纸质档案,这些档案由于保管条件有限,纸张出现发黄、褪色、字体模糊不清、破损等现象。为更好地保存档案,提供利用和交流,可以通过扫描、摄影等技术制作数字化副本,把纸质档案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妥善保存起来,也就是可有效地延长原件的保存时间,以防因长期翻阅造成字迹模糊或破损。


          (二)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组织

          将各层级数字化需求纳入档案统一数字化计划,建立统一的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标准和队伍。安排实施数字化加工时应结合借阅利用需求,优先处理较为紧迫的档案数字化需求。

          1、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制度规范

          2、优化数字化扫描设备

          3、借助第三方外包服务

          4、落实电子扫描件归档

          5、数字化成果质量控制


          (三)电子文件归档

          针对前端业务系统存在无法长期保存有价值的电子文件,无法有效发挥档案凭证价值等问题,建议参照国家档案局《GB/T 18894-2016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尽可能实现公司业务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对接,做到电子档案“应归尽归”。归档完成后可在档案管理系统内实现电子文件归档整理、加强对电子档案的保护,也便于实现电子档案后期的在线借阅利用、鉴定销毁。


  • 免费咨询 提交留言